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W-Z类罪名 > 伪证罪 > 做伪证要承担什么后果

做伪证要承担什么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7 13:59:22 人浏览

导读:

在刑事诉讼中,作伪证会面临法律的严惩。本文将详细解析做伪证的法律后果、构成伪证的行为类型以及法律依据。了解这些,有助于维护法律公正,保护自身权益。

  一、做伪证要承担什么后果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如果故意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将会面临法律的严惩。

  1.具体而言,这种行为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情节严重,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些规定都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的规定。

  二、哪些行为构成伪证

  构成伪证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

  2.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者重罪轻判的。

  3.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经济犯罪分子销毁罪证或得制造伪证的。

  5.出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

  6.以及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三、伪证罪的法律依据

  伪证罪的法律依据是:

  《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了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包括有期徒刑和拘役等。

  这一规定确保了刑事诉讼的公正性,防止了因伪证导致的冤假错案,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如何判定伪证罪?伪证罪和包庇罪有何区别?遇到法律问题别担心,法律快车始终在你身边,为你提供及时、专业的法律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