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重要罪名 > 诈骗罪 > 构成诈骗罪的基本条件

构成诈骗罪的基本条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3 09:24:54 人浏览

导读:

诈骗罪的构成条件涉及公私财物所有权、欺诈行为、刑事责任年龄等多个方面。同时,合同诈骗罪的取保候审条件和虚假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也有具体规定。

  一、构成诈骗罪的基本条件

  构成诈骗罪的基本条件涵盖了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

  1.诈骗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即犯罪行为侵犯的是他人对财物的占有权。

  2.在客观方面,诈骗罪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要求行为人在行为过程中有欺诈行为,并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物。

  3.主体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构成诈骗罪。

  4..在主观方面,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具有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财产权益而故意为之。

  二、合同诈骗罪取保候审条件

  合同诈骗罪的取保候审条件主要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来确定。具体而言,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这些条件要求行为人的罪行较轻,且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构成诈骗罪的基本条件

  三、虚假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虚假合同诈骗罪,即合同诈骗罪,其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方面,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这些构成要件共同构成了虚假合同诈骗罪的完整法律框架。

  了解了诈骗罪的构成条件和取保候审规定,你对合同诈骗罪还有疑问吗?快来法律快车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全面的法律建议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