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执行 > 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

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2 12:34:58 人浏览

导读:

拒不执行罪针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当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时,将受到法律制裁。本文详细解读了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构成要件以及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帮助您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一、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

  拒不执行罪的正确表述应该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立案标准主要是针对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担保人等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在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情况下,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

  2.当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却实施了一系列拒不执行的行为,如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等,且在采取罚款或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就构成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拒不执行罪的构成要件

  拒不执行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主体,即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如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担保人等;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有执行义务而拒不执行;

  3.客体,侵犯的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执行权;

  4.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

  三、查明情节严重的标准

  在判断拒不执行罪是否情节严重的标准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拒不执行行为的性质、持续时间、次数等;

  2.拒不执行行为对债权人造成的损失大小;

  3.拒不执行行为对执行工作的影响程度;

  4.拒不执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

  例如,被执行人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就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拒不执行罪进行了规定,明确了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和构成要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你对拒不执行罪还有疑问吗?在法律快车上,我们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咨询和解答,快来提问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