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W-Z类罪名 > 伪证罪 > 做伪证的人可以被起诉吗

做伪证的人可以被起诉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5 07:48:47 人浏览

导读:

想知道做伪证的人是否可以被起诉?本文详细解析了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伪证与误证的辨析,以及民事伪证罪的处罚。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做伪证的人可以被起诉吗

  做伪证的人确实可以被起诉。

  1.伪证行为指的是行为人故意作出虚假证明、鉴定、记录或翻译。

  2.当这种行为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无论是伪造证据、虚假鉴定,还是虚假记录或翻译,只要实施了其中一种行为,就可能构成犯罪,并可能面临刑事追究。

  因此,做伪证的人是有可能被起诉的。

  二、伪证与误证辨析

  伪证与误证之间存在明确的界限。关键的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故意作伪证以及是否存在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意图。

  1.误证往往是由于行为人的疏忽或无知导致的,而伪证则是行为人故意为之。

  2.伪证行为可能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而误证则可能发生在任何情况下。

  因此,在区分伪证与误证时,必须充分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动机。

做伪证的人可以被起诉吗

  三、民事伪证罪的处罚

  民事伪证罪主要指的是《刑法》第三百零七条所规定的罪名。

  1.在中国,不少法院已经依据这一条款成功地定罪了民事伪证嫌疑犯。除了《刑法》307条外,支持民事伪证罪的其他法律条款还包括《民事诉讼法》第102条。根据这一条款:

  (1)如果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2)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在判定民事伪证罪的处罚时,法院会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伪证是否影响案件事实、是否造成严重后果、伪证者的主观故意程度和动机、伪证者心智是否正常等。民事伪证者有权提出抗辩。

  3.民事伪证行为不仅侵犯了被伪证者的权利,还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民事伪证罪的处罚应当严厉,以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权威。

  4.相关司法解释也提供了对民事伪证行为的处理依据,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等。

  这些规定为打击民事伪证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你对伪证罪还有哪些疑问?快来法律快车提问,我们为你提供专业法律解答,一起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权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