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重要罪名 > 诽谤罪 > 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

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1 00:41:39 人浏览

导读:

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包括公诉和自诉两种,涉及社会秩序、国家利益及被害人实际损害。本文将详细解读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自诉与公诉的区别,以及不构成犯罪的情形。

  一、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

  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分为公诉标准和自诉标准。

  1.公诉标准涉及“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如引发群体性事件、公共秩序混乱、民族或宗教冲突等。

  2.自诉标准则主要关注诽谤信息的传播范围和被害人遭受的实际损害,如信息被点击或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被转发五百次以上,或导致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二、自诉与公诉解读

  1.网络诽谤罪在多数情况下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即被害人需要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

  2.如果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那么将触发公诉程序,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进行起诉。

  这一区别体现了法律在保护个人名誉权与维护社会秩序之间的平衡。

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

  三、什么情况不构成罪

  不构成网络诽谤罪的行为主要包括:

  1.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属于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但不构成诽谤罪;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3.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监督权,防止因误传或误解而过度限制公民的表达行为。

  总之,网络诽谤罪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形态,其立案标准和法律适用都有其特殊之处。公民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名誉权,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有序发展。

  了解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你在网络上遭受诽谤,不妨向法律快车的专业律师咨询,寻求法律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