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首字母A-G类罪名 > 其他A-G类罪名 > 借款诈骗罪立案标准怎么规定

借款诈骗罪立案标准怎么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1 14:33:50 人浏览

导读:

借款诈骗罪立案标准依据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各地标准可能不同。诈骗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追款方法包括提出民事诉讼等。

  一、借款诈骗罪立案标准怎么规定

  在我国,并没有专门的借款诈骗罪,而是将其归类为诈骗罪的一部分。

  1.对于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是诈骗公私财物的数额。

  2.根据各地的治安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立案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别。

  3.一般来说,当嫌疑人诈骗公私财物的数额在3千元到1万元以上时,就可以考虑立案调查。

  二、构成要件与法律依据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1.客体要件是指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是指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是指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是指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法律依据主要是《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该条规定了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的行为及其相应的刑罚。

借款诈骗罪立案标准怎么规定

  三、诈骗案件追款方法

  对于诈骗案件的追款,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如果还没有提出过附带民事诉讼,可以直接提出民事诉讼;

  2.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义务,如果已经有生效的有关诈骗犯罪的刑事判决,法院在刑事判中所认定的事实具有法定的证明力,不需要当事人再行提供其他的证据来证明;

  3.当事人可以直接生效的刑事判决书为证据,向对方追讨被诈骗的财物。

  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条,当事人还可以利用一些无需举证证明的事实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需要注意的是,借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借款诈骗案件频发,了解立案标准和追款方法至关重要。你是否也遭遇过类似问题?快来法律快车,我们一起探讨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