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效力 > 无效合同 >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具体是什么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具体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2 16:06:19 人浏览

导读:

本文将详细介绍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以及无效合同诉讼时效和确认无效的法律依据。如果你在合同方面遇到问题,不妨继续阅读,以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一、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具体是什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无效合同诉讼时效

  确认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1.诉讼时效只是针对债权请求权而言的,而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双方并未基于合同产生任何权利义务关系,相互之间均不存在债权请求权,因此,没有适用诉讼时效的基础。

  2.诉讼时效的起算以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为准,而确认合同无效之诉在法院作出生效裁判以前,双方都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权利被侵害的事实,因此,从这个逻辑上来说,也不可能适用诉讼时效。

  3.合同无效是因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严重影响了市场交易的正常秩序,如果适用诉讼时效,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效合同不能被确认无效,岂不是就达到了合同生效后的法律效果,这就严重违背了我国法律的立法宗旨。

  因此,确认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三、确认无效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确认合同无效的主要法律依据。

  其中第一百四十四条至第一百五十四条对合同无效的情形和确认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做了详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对合同的效力和合同的履行等问题做了规定,也是确认合同无效的重要法律依据。

  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法律快车上发表,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