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精神损害 > 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 民法典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是什么

民法典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4 10:29:02 人浏览

导读: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民法典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标准和诉讼时效的规定。通过了解这些内容,您将更好地理解在遭受人身权益侵权时如何寻求精神损害赔偿。

  一、民法典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是什么

  1.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在民法典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仅适用于人身权益侵权行为,特别是那些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情形。

  这意味着,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如果故意或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被侵权人同样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时,应考虑多个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除外);

  2.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如目的、方式、场合等);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此外,还需考虑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民法典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是什么

  三、精神损害赔偿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有以下几种情形可以中断诉讼时效: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在提起诉讼时,原告的起诉书应载明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以及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

  同时,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以及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信息也需要一并提交。

  在法庭调查阶段,程序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宣读鉴定意见和宣读勘验笔录等步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不妨参考本文的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同时,如果你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法律建议,欢迎在法律快车上提问,我们会及时回复。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