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订立 > 口头合同 > 口头协议不承认怎么取证

口头协议不承认怎么取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09 01:12:19 人浏览

导读:

口头协议不承认的取证方式有保留录音、留取聊天记录、保留视频录像等。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人,在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订立的口头协议通常是有效的。

  一、口头协议不承认怎么取证

  如果对方不承认口头协议,根据我国法律中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当事人应当向法院提交能够证明对方不承认口头协议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通话语音,视频录像,收发货证明等,凡是能够证明双方签订了口头协议以及对方不履行协议的材料,都可作为证据。

  法院在证明证据的真伪后还会在法庭上进行质证等程序。

  二、口头协议不承认应该怎样处理

  1.协商

  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

  2.调解

  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即调解的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仲裁

  仲裁也称公断。合同仲裁,即由第三者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

  4.诉讼

  人民法院根据合同当事人的请求,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合同争议的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法律关系的总和。

  三、口头协议不承认的法律效力如何

  法律快车提醒您,口头协议如果是由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依法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订立协议的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也包括书面形式和其他的形式,只要合同是当事人依法订立的,并且当事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的形式没有特殊规定的,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合同的订立形式。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