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规 > 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1-11 12:04:10 人浏览

导读:

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当事人参加庭审时不能携带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管制刀具及其他危险品;不可能在庭审中喧哗、吸烟;没有得到审判员的允许不可以发言。

  一、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法院开庭时,当事人应当遵守以下法庭纪律:

  1.进入法庭须接受安全检查,禁止携带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禁止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及其他危险品。

  2.法庭内要保持肃静,不得喧哗,不得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瓜皮纸屑。

  3.未经法庭允许,不得发言或提问。

  二、民事案件开庭审理完整流程

  法律快车提醒您,民事开庭程序步骤是:

  1.宣布开庭。

  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又包括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

  3.法庭辩论。法庭辩论遵循先原告后被告,然后互相辩论的顺序,辩论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争论的焦点;

  4.当庭调解。法庭会询问当事人是否调解,如果同意调解,可以休庭调解,如果不愿意调解,则进入宣判程序;

  5.宣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三、民事一审审理期限是多久

  1.普通程序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2.简易程序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