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人身权 > 隐私权 > 个人信息泄露有什么危害?

个人信息泄露有什么危害?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1-13 17:14:46 人浏览

导读: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包括了垃圾短信、骚扰电话、信用卡被盗刷、犯罪案件从天而降等。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罚款标准是会被处五百以下的罚款和拘留五天到十天的时间。

  一、个人信息泄露有什么危害?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

  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等源源不断地向客户飞来。现在经常接到95开头的电话就是说明自己的电话信息已外泄。

  2.信用卡被盗刷、账户钱款不翼而飞。不法分子通过购买他人个人信息,复制他人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信用,从银行办理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

  3.犯罪案件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利用获取的他人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真正的主人却一无所知,损害合法人的正当权益。

  4.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对亲朋好友进行诈骗,在一些人未识别或是未核实的情况下给予转账等,造成资金损失。

  5.冒充亲朋、同学、公安,坑蒙拐骗。

  二、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罚款标准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罚款标准是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或者处五日以下拘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复印件滥用。银行开户、手机入网、甚至办理会员卡、超市兑换积分都要身份证。

个人信息泄露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以取保候审,法律快车提醒您,取保候审针对的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较轻,没有必要逮捕,对有可能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及其他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人,或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