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侵权起诉的法律程序是怎样的
导读:
著作权侵权诉讼的程序如下:
1.著作权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提交民事起诉状及其副本;
3.人民法院受理并立案后,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
4.在规定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
5.在通知的时间,参加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著作权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有侵权的事实,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按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条件,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著作权侵权行为,既没有征得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属于合理使用和法定使用的情形,这是对作品的擅自使用,因而是一种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这种侵权行为既可能是对他人的著作人身权造成了损害,也可能对他人的著作财产权造成损害,还可能同时损害他人的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如非法复制他人作品可能只侵害了他人的著作财产权,而假冒他人作品,则往往同时侵害了他人的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
2.行为具有违法性,著作权是一种绝对权,任何人都负责有不能侵犯该项权利的不作为义务。他人在使用著作权作品时必须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法律有关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其行为即具有违法性。至于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未能取得著作权的作品,或者是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其他人在使用时不存在侵权问题。
3.行为人主观有过错,所谓过错,是指侵权人对其侵权行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绝大多数是故意的;也有少数既可以由故意构成,也可以由过失构成。区分过错的形式,在确定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时有一定的意义。一般说来,故意侵权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重于过失侵权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侵犯著作权诉讼时效是三年,并且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超过诉讼时效起诉,且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
法律快车提醒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有哪些?《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中都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作出了规定,总共加起来有十九条之多。如未经许可发表;没有参与而署名;歪曲、篡改;
企业正版意识待加强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了全面知识产权战略,并且建立了一套符合国际规则、门类比较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持续有力地对各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进行
(2004)一中民初字第351号原告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西章胡同9号。法定代表人吴庆宏,董事长。委托代理人何新宇,男,汉族,1966
艺人合同违约赔偿标准最高一般不得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条件是:1、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并且是以营利为目的。2、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本条规定的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3、行为人的上述行为,必须是违
如果被剪辑的录音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依法收集的证据,与案件有关联的,真实可信的,法庭会用;如果被剪辑的录音是非法收集的证据或者是虚假证据的,法庭就不会
演绎作品著作权一般是构成侵权的。且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出版、演出和制作录音录
著作权不需要去任何部门办理,即著作权可自动获取。但关于著作权的登记,应当前往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软件登记机构办理。并且申请办理登记还应当缴纳相应的登记
建筑作品版权使用期限一般认定为50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然人的作品的相关著作权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但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
相关栏目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