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规 > 哪些民事诉讼应由原告所在地法院受理

哪些民事诉讼应由原告所在地法院受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1-09 01:51:47 人浏览

导读:

应由原告所在地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包括有被告不再中国领域内居住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案件、被告下落不明或者被宣告失踪的有关身份关系纠纷的案件、被告正在被监禁的案件等。

  一、哪些民事诉讼应由原告所在地法院受理

  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4.对正在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上述规定中的身份关系,是指与人的身份相关的各种关系,如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收养关系等。

  5.被告一方被注销城镇户口,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6.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7.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二、合同纠纷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法律快车提醒您,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方式如下:

  1.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

  2.没有约定的,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

  3.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

  4.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三、确定法院管辖级别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案件或案件所涉及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可能判处的刑罚的轻重程度。一般而盲,性质越重大、所涉及的社会关系越复杂或敏感或处刑可能越重的案件,就越应由相应较高级别的人民法院管辖,以保证掌握好政策、法律界限,保证审判质量。

  2.案件社会影响面的大小。案件的复杂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常常与其社会影响的强度和影响面成正比,所以,管辖法院的级别一般应当与此保持对应。

  3.各级人民法院的职权范围和工作负担。各级人民法院的具体职权范围和工作任务有很大的区别,级别越高的人民法院的职权范围、工作内容就越广泛,任务越重,不宜审判过多的第一审案件,因此,大部分案件需要放在中、基层法院来解决。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本法对四级法院的管辖范围作了原则性规定,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使人民法院能灵活解决实践中的特殊问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