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侵权纠纷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如何被认定的

侵权责任如何被认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8-12 08:54:01 人浏览

导读:

侵权责任的认定要件是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权利的违法行为人,他人的财产或者是人身受到损害,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一、侵权责任如何被认定的

  侵权纠纷中的责任可以通过以下构成要件认定:

  1.行为人从事了民事违法行为;

  2.造成了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事实;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

  二、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法律快车提醒您,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如下:

  1.归责原则不同。侵权责任通常以过错责任为基本原则,而仅对极少的特殊侵权行为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违约责任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即只要行为人的违约行为,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抗辩事由,行为就应承担违约责任,受害人只需证明违约方有违约行为,不需证明其是否有过错;

  2.举证责任不同。在一般侵权责任中,受害人有义务对加害人的过错举证,在特殊侵权责任中,由加害人反证自己没有过错;违约责任中,违约方应当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相比之下,违约诉讼中受害人的举证责任较小,负担较轻;

  3.责任构成要件不同。侵权责任中,损害事实是侵权责任的前提,无损害事实便无侵权赔偿,损害事实是物权的债权保护法行使前提的体现,即要有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事实;在违约责任中,行为人只要实施了违约行为,且不具有有效的抗辩事由,就应承担违约责任,并不以造成损害为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的前提;

  4.义务程度不同。合同的义务程度往往是根据合同当事人的意思和利益关系确定的;根据大陆法系各国的规定,在无偿合同中,利益出让人只应承担极低的注意义务;而在侵权行为中不存在法定义务程度因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决定的问题;所以某些形式上的双重违法行为,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已经构成违法,但依据相关法律却可能尚未达到违法的程度,如果当事人提起合同之诉,将不能依法受偿;

  5.责任承担方式不同。侵权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赔偿、人身伤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损害赔偿范围、方式不能由当事人事先约定;违约责任包括损害赔偿、违约金、定金、实际履行等责任形式,但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赔偿方式范围可由当事人事先约定。

  三、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

  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是指免除或者减轻侵权责任的条件。在我国台湾地区,由于学说继受德国理论,强调侵权行为的违法性,因此将抗辩事由称为违法阻却事由。

  抗辩事由的成立必须具备一下要件:

  1.对抗性。即这种事由足以对抗对方的请求,已达到减轻或者免除责任的目的。

  2.客观性。作为抗辩事由,必须是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加害人一方的主观臆断或尚未发生的情况。

  3.法定性。作为侵权责任法上的阻却违法的事由,应是法律规定的特定事由,而不能对阻却违法的事由作扩张解释。

  一般认为,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可以分为两大类:正当理由和外来原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