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知识 > 期间 > 处理刑事案件的时间限制有哪些

处理刑事案件的时间限制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2-18 13:12:33 人浏览

导读:

处理刑事案件的时间限制有公安机关传唤、拘传案件相关人的时间不得持续超过十二小时,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等。

  一、处理刑事案件的时间限制有哪些

  刑事案件中的时间规定:

  1.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2.人民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3.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4.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法律快车提醒您,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二、刑事案件办案程序会经过哪几个阶段

  1.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

  2.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3.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

  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

  2.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自己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