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程序 > 民事第一审程序 > 起诉多久立案多久开庭

起诉多久立案多久开庭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0-22 05:00:45 人浏览

导读:

一般情况下,起诉后法院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都会当场立案,当场不能立案的,一般也得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后一般在一个月内会开庭审理,法院会将开庭时间用传票的形式送达当事人手中。

  一、起诉多久立案多久开庭

  起诉后绝大多数都是当场立案;当场不能立案的,必须在7日、15日或者30之内决定是否立案。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

  立案后一个月之内开庭。一般传票上会写明开庭日期的,最少也得三天前送达。法院立案后,要有向被告送达应诉通知书的时间、给予被告答辩的时间,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通常在一个月后开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通常都会安排在一个月内开庭。

  二、开庭审理流程是什么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6.法庭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判决宣告,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三、一审开庭后还可以提出新证据吗

  法律快车提醒您,开庭后可以提出新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1.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2.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