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重要罪名 > 敲诈勒索罪 > 单位能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主体是

单位能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主体是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0-20 11:13:49 人浏览

导读:

单位不能构成敲诈勒索罪的主体,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个人。敲诈勒索的钱属于赃款,公安机关会追回后返还给受害人,一般是在案件全部侦破完毕后退回。

  一、单位能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主体是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不可以是单位,只可以是个人。法律快车提醒,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此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敲诈勒索罪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二、敲诈勒索的钱怎么处理

  1.敲诈勒索罪赃款可以退还给受害人。

  2.也可以先给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返还受害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并制作清单,随案移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理。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违禁品或者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

  三、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区别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比较单一,侵犯的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表现不同: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被迫交付财物;诈骗罪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诈手段,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的交付财物。

  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刑期不同: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