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法律文书大全 > 民事诉讼 > 证人出庭申请书 > 民事纠纷目击证人不作证是违法吗

民事纠纷目击证人不作证是违法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7-07 01:15:05 人浏览

导读:

民事纠纷目击证人不作证不违法。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有义务出庭作证。只是义务,不是必须。

  一、民事纠纷目击证人不作证是违法吗

  法证人不作证不犯法,但是根据法律规定证人不可以拒绝作证,因为法律当中并没有规定,真的享有拒绝作证的权利。同时如果证人不予出庭作证的话,是可以采取相关的法律手段对此进行制裁的,当然了,证人出庭作证也会有相应的补偿。

  二、作为民事诉讼证人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

  民事诉讼证人的权利:

  1.证人作证受国家法律保护;

  2.证人有权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提供证言;

  3.对于自己的陈述,证人有权申请补充或更正。

  民事诉讼证人的义务:

  1.证人必须按时出庭作证;

  2.证人必须如实提供证言;

  3.证人必须遵守法庭秩序;

  4.证人故意作伪证的,应负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纠纷目击证人

  三、民事诉讼法证人出庭的要求是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您,民事诉讼法证人出庭的要求是:

  1.证人具有生理和精神上的能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由此可见,证人的年龄和精神健康状况对于证言可信性的影响,并不影响其为证人的资格,其证言的可信性则要求在法庭审判活动中由法官综合判断。

  2.证人对相关事实亲身感知,并且能够正确表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7条规定,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