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司法鉴定 > 司法鉴定规范标准 > 伤残等级鉴定规范 > 伤残鉴定方式有哪几种

伤残鉴定方式有哪几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4-28 15:28:14 人浏览

导读:

伤残鉴定方式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直接申请鉴定,另外一种是向法院或者公安机关申请委托鉴定。根据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意见,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一、伤残鉴定方式有哪几种

  伤残鉴定有两种方式,自行委托鉴定和申请法院委托鉴定。在诉讼中,这两种方式的法律效力不同:对于自行委托鉴定,对方当事人很可能对鉴定结果不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8条,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意见,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实践中,对“有证据足以反驳”把握的非常松,只要一方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绝大多数情况下,法院都会同意重新鉴定。而对于法院委托鉴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7条的规定,对于申请法院委托鉴定的结果,要求重新鉴定的条件苛刻很多。但是,自行委托鉴定,可以在起诉时尽早确定起诉金额;而申请法院委托鉴定,需要等鉴定结果出来后追加赔偿金额。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当事人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及鉴定费用的支出情况,慎重选择鉴定方式。

  二、伤残等级鉴定需要什么材料

  做伤残鉴定需要准备材料如下:

  1.入院记录。

  2.出院记录。

  3.出院小结。

  4.病历本。

  5.疾病诊断证明书。

  6.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X片、CT及诊断报告。

  7.交通事故认定书。

  8.交通事故伤者身份证或户口本。

  9.伤残鉴定委托书。

  伤残鉴定是指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是工伤鉴定的国家标准,标准共分十级。其中,符合一至四级标准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三、伤残鉴定后如何赔偿?

  法律快车提醒您,伤残鉴定后赔偿标准是:

  1.医疗费: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

  4.陪护费。

  5.残疾生活补助费。

  6.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

  8.被扶养人生活费。

  9.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10.住宿费。

  11.精神损害抚慰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