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权人权利 > 债权人 > 在重整程序中普通债权人的风险有哪些方面

在重整程序中普通债权人的风险有哪些方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8-30 05:45:18 人浏览

导读:

在重整程序中普通债权人的风险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重整制度之外的原因,普通债权人只能根据重整结果结合搜偿付;第二点是重整制度本身的构造导致的风险。

  一、在重整程序中普通债权人的风险有哪些方面

  重整程序涉及的利害关系人很多,但普通债权人却是成本和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这一事实的形成固然与普通债权人自身的属性密不可分,但更多的却是既定社会政策和法律制度之下的必然安排。

  1.重整制度之外的原因

  在现代各项法律制度中,有限责任制度是对债权人利益影响最大的制度,也是导致普通债权人弱势地位的深层原因之一。有限责任制度将企业的责任与投资者的责任区分开来,当企业经营失败时,投资者仅在其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从而极大地分散了投资风险、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是,有限责任制度并未消除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只是将投资者的风险部分地转嫁给了债权人。在有限责任之下,债务人特别是企业的实际控制者常常利用有限责任制度从事高风险的经营行为或者从事其他违法行为,如果企业经营失败,债权人只能在企业现有资产范围内要求债务人进行偿还,超出资产范围的损失则由债权人承担。可见,普通债权人之所以成为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承担者,与有限责任制度的推行密不可分。

  普通债权人自身的性质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普通债权人只能根据重整结果接受偿付,企业清偿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其利益的实现。不可否认,当事人在债权成立之时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变自身地位,进而回避债务人破产的风险,这种努力对单独的个体或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就整个交易环境来说,普通债权人是必然存在的,因为并非所有的债权人都有获得担保的机会和能力,而且债务人可以设定担保的资产总额是确定的。这意味着,总有大量的债权人无法获得特殊的保障,普通债权人也因此成为债权人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群体。

  2.重整制度本身的构造

  重整制度之所以得到普遍认可,在于它可以防止破产清算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社会震荡,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社会利益毕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重整措施直接影响的是企业内部各种具体的法律关系,尤其是债权债务关系。为了配合重整目标的实现,重整程序在诸多制度中限制了普通债权人的权利和自由,体现了社会利益的优先性:

  二、普通债权的清偿顺序

  法律快车提醒您,普通债权的清偿顺序:先清偿到期的债权;如果都到期的,先清偿有担保的债权;如果都没有担保的,则先清偿债务负担较重的债权;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来清偿;到期时间相同的,则按比例来清偿。

  三、普通债权人是什么意思

  按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将钱借给他人的人,称为债权人;相对而言从别人手中借钱,欠别人钱的人称为债务人。

  代位权的行使一般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法律要件:

  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要有合法的债权债务存在;

  2.债务人要享有对第三人的到期的债权,且必须是非专属于债务人本身的权利;

  3.债务人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即债务人到期能够并且应当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不行使;

  4.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的行为使其债权人到期的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

  5.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范围不能超过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代位权的行使主体是债权人。

  债务人的各个债权人在符合法定的条件下都有权行使代位权,但是如果其中一个债权人已经就某项债权行使了代位权,并且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已被行使完毕,则其他债权人就不能就该项权利再对债务人的债务人行使代位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