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诉讼知识 > 警方立案之后会怎么处理吗

警方立案之后会怎么处理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7-29 09:27:11 人浏览

导读:

警方立案之后会立刻进行侦查活动,对于犯罪事实清楚、犯罪证据明确的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我国法律规定刑事拘留最多不得超过三十七日,公安应当在三十七日内决定是否申请检察院批准逮捕从而进行后续的刑事诉讼活动。

  一、警方立案之后会怎么处理吗

  立案之后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刑事拘留三十七日内会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二、什么情况会立案侦查

  有犯罪事实是立案的首要条件。

  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此时所说的有犯罪事实,仅是指发现有某种危害社会而又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发生。至于整个犯罪的过程、犯罪的具体情节、犯罪人是谁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时就全部弄清楚。法律快车提醒您,这些问题应当通过立案后的侦查或审理活动来解决。

  2.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3.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警方立案

  三、怎样才能算是立案

  公安机关出具《立案通知书》才算立案。一般不构成案件,或轻微民事纠纷或打架,不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

  2.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犯罪事实,但法律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能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