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类型 > 网络犯罪 > 网络诈骗4000元判多久

网络诈骗4000元判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11-25 17:20:25 人浏览

导读:

网络诈骗4000元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网络诈骗可以取保候审,需符合的条件包括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被告人患严重疾病等。

  一、网络诈骗4000元判多久

  网络诈骗4000元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4000元已达到诈骗罪刑事立案标准,依法会追究刑事责任判刑的。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日常生活中,互联网为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捷。但是网络诈骗的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网络诈骗侵犯了人们的财产权,应当受到严厉的制裁。

  二、网络诈骗可以取保候审吗

  网络诈骗可以取保候审。法律快车提醒您,但需符合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网络诈骗罪的构成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