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调解 > 纠纷调解 > 发生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发生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11-26 07:04:05 人浏览

导读:

发生纠纷应该的处理方式包括双方当事人协商处理;请求第三方机构协助和解;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超过二十年法院不予保护。

  一、发生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发生纠纷应该的处理方式如下:

  1.协商。双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协和让步,解决纠纷。该方法快捷简便、心平气和,但应以书面方式记载协商内容。

  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当争议各方失去对话基础,寻求第三方调解实为高明选择。

  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诉讼。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二、民事纠纷诉讼时效多久

  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法律快车提醒您,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此外,诉讼时效期间应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发生纠纷

  三、民事纠纷找哪个部门

  民事纠纷可以向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向管辖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是劳动纠纷,要先到劳动局或仲裁机构进行劳动仲裁。

  《人民调解法》第八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