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权人权利 > 债权人 > 个人债务诉讼期限

个人债务诉讼期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12-09 11:01:53 人浏览

导读:

个人债务诉讼期限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开始起算,最长是不得超过二十年的,如果有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个人债务无力偿还家人不一定需要承担,如果债务人死亡,其子女继承遗产是需要对债务承担偿还能力的。

  个人债务诉讼期限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开始起算,最长是不得超过二十年的,如果有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个人债务无力偿还家人不一定需要承担,如果债务人死亡,其子女继承遗产是需要对债务承担偿还能力的。

  一、个人债务诉讼期限

  个人债务诉讼期限为三年。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个人债务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个人债务无力偿还家人需要承担吗

  一般来说,在个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纠纷中,我们是无法向债务人的父母来主张要求其承担偿还责任的。因为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就是成年人,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快车提醒您,18岁以上的人和16周岁以上,能够以自己的收收入来养活自己,这样的人我们都是视其为成年人,这样的人是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那么所实施的法律行为,其后果也应当由自己来承担。

  三、个人债务起诉流程

  提交诉状申请立案——法院发出受理通知——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开庭审理、质证、辩论——宣布判决结果——判决生效,执行。

  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1.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应当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

  2.民间借贷的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判决还是中止诉讼取决于是否“借贷关系明确”。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法院将缺席判决;对于借贷关系不明确,事实难以查清的,将中止诉讼。因此,出借人要保留有借款合同、借贷凭证等“借贷关系明确”的证据材料,否则一旦借款人失踪,案件将无限期“中止诉讼”。

  3.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借贷纠纷案件,法院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对于借贷关系无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诉讼。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