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诉讼时效 > 民事诉讼时效 > 持续侵权行为诉讼时效的规定

持续侵权行为诉讼时效的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9-05 00:00:03 人浏览

导读:

持续侵权行为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之日起三年。诉讼时效中断有提起诉讼、申请仲裁、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请强制执行等具体情形。

  持续侵权行为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之日起三年。诉讼时效中断有提起诉讼、申请仲裁、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请强制执行等具体情形。

  一、持续侵权行为诉讼时效的规定

  持续侵权行为诉讼时效的规定是3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如果有中断情形,则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具体情形

  1.提起诉讼。

  2.申请仲裁。

  3.申请支付令。

  4.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5.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6.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7.申请强制执行。

  8.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9.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10.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11.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收发信件的部门或者被授权主体;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

  三、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