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人身权 > 隐私权 > 隐私泄露的途径

隐私泄露的途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8-16 10:12:22 人浏览

导读:

隐私泄露的途径包括网络服务商对个人信息的泄露,一些掌握当事人个人信息的单位员工对隐私进行泄露,一些电子设备中病毒获取个人隐私,公民个人隐私遭到泄露的往往对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泄露他人隐私还可能会构成犯罪。

  隐私泄露的途径包括网络服务商对个人信息的泄露,一些掌握当事人个人信息的单位员工对隐私进行泄露,一些电子设备中病毒获取个人隐私,公民个人隐私遭到泄露的往往对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泄露他人隐私还可能会构成犯罪。

  一、隐私泄露的途径

  根据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可以将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网络服务商泄露个人信息。

  网络服务商包括资讯类网络服务商、社交类网络服务商和购物类网络服务商,后两种网络服务商一般要求用户注册后享受相应服务,而用户注册的资料一般包括用户名、密码、邮箱、手机号码等,部分甚至还包括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职业和学历等等的详细资料。用户点击注册提交后,个人信息一般会通过函数算法转变为一些没有规律的字符进行存储,这种加密的存储方式由于解码的难度比较大,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还有部分的网站在存储用户个人资料的时候,是采用明文密码的方式,也就是用户输入什么,后台就存储什么,这样只要谁能够看到后台的数据库,就能完整地看到每个账户和相对应的密码和个人信息了。

  第二类,掌握个人信息的单位员工倒卖个人信息。

  掌握个人信息的单位主要有通讯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快递公司、房产公司、中介公司、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等。这些机构存在部分不法员工利用职务便利,获取个人信息非法牟利。

  第三类,存有个人信息的设备或介质中了病毒。

  电脑或者手机中了木马病毒;使用了黑客设置的WIFI或者自家的WIFI被黑客破解;通过伪基站短信等途径访问了钓鱼网站,导致重要的账号密码泄露。

  二、个人隐私是哪些

  个人隐私包括:身体隐私、行动隐私、行为隐私、身份隐私、名誉隐私、肖像隐私、个人收入隐私、个人经历隐私。

  个人隐私包括内容: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三、泄露个人隐私如何定罪量刑

  个人信息属于隐私,泄露个人隐私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法律快车提醒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高刑为七年有期徒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