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法人 > 一般规定 > 法人设立的原则有哪些

法人设立的原则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8-08 09:56:32 人浏览

导读: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把主体资格分为了自然人和法人两个部分,他们之间有相同点,也有许多的区别。那么您知道法人设立的原则有哪些?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把主体资格分为了自然人和法人两个部分,他们之间有相同点,也有许多的区别。那么您知道法人设立的原则有哪些?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公司的设立原则有哪些

  一是许可设立原则。这是指公司的设立必须具备法定条件,并经国家主管机关批准,才可设立。我国《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就采取许可设立原则;

  二是准则设立原则。这是指公司设立的必备条件由法律作出规定,凡具备法定条件的,就可设立。西方各国公司法对公司的设立,普遍采取准则设立原则。

  二、法人设立行为的法律后果责任有哪些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五条: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第三人有权选择请求法人或者设立人承担。

  三、法人设立需要注意哪些

  (一)申请人

  企业办理企业法人登记,申请人为该企业的组建负责人。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联营企业办理企业法人登记,为该联营企业的组建负责人。

  (二)需提交的文件

  申请企业法人开业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1、组建负责人签署的登记申请书;

  2、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

  3、组织章程;

  4、资金信用证明、验资证明或者资金担保;

  5、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6、住所和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7、其他有关文件、证件。

  8、核准登记

  应在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批准后三十日内,向工商管理机关提出申请;没有主管部门、审批机关的企业申请开业登记,由登记主管机关进行审查。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接受申请登记的申请后,应从受理之日起30日内,做出准登记或者不予核准登记的决定,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企业即告成立。企业法人凭据《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可以刻制公章、开立银行帐户、签订合同,进行经营活动。工商机关可以根据企业法人开展业务的需要,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法人设立的原则有哪些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法人的设立的原则主要是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设立,分为设立许可原则和准则设立原则。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