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人身权 > 名誉权 > 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8-07 00:16:54 人浏览

导读:

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能够在学校、社会当中看到霸凌者欺负同学,并且用难听的言语诋毁他人。那么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能够在学校、社会当中看到霸凌者欺负同学,并且用难听的言语诋毁他人。那么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

  (二)诽谤

  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

  (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的,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二、侵犯名誉权要怎么起诉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是当事人获得司法保护的手段。当事人起诉要得到法院的审理,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第一,原告要具有合法资格,即原告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必须是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自己与他人发生争议而起诉。

  第二,要有明确的具体被告,必须能够明确指出何人为对方当事人。

  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法院作出某种判决的要求,是原告在诉讼上对被告提出的实体权利的要求,原告还必须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及要求法院保护自己权益的理由。

  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起诉的案件,应当是人民法院能够通过行使审判权予以解决的事项。同时,诉讼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

  三、怎样处罚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若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一)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二)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的相关知识,根据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侵犯到公民名誉权一般都有侮辱、诽谤、新闻报道严重失实和评论严重不当这四个行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 “狼牙山五壮士”侵犯名誉权案宣判
    “狼牙山五壮士”侵犯名誉权案宣判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今天对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的后人葛某、宋某起诉《炎黄春秋》杂志社前执行主编洪某侵害名誉权、荣誉权案作出一审宣判,判决被告洪

    #损害赔偿动态
    人浏览
  •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如下:1、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2、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
  • 名誉权侵权的赔偿多少
    名誉权侵权的赔偿多少

    对于名誉侵权的赔偿数额,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获利的情况、侵权人承

    #损害赔偿
    次播放
  • 优酷状告搜狐侵犯名誉权案开审
    优酷状告搜狐侵犯名誉权案开审

    ??原告质疑公证书真伪后,被告代理律师思考如何应答。文/图王斗斗优酷与搜狐再起名誉权之争,瞬时间,两家公司的"新仇旧怨"浓缩在北京市海淀法院第17法庭。5月25

    #刑事动态
    人浏览
  • 名誉侵权管辖岂能游离在法律之外/谷辽海
    名誉侵权管辖岂能游离在法律之外/谷辽海

    名誉侵权管辖岂能游离在法律之外来源:《中国工商报》大潮周刊-第3版各版要闻作者:谷辽海发表时间:2005年7月27日星期三“蹊跷,蹊跷,真蹊跷,肠子长在肚皮外”

    #商标侵权
    人浏览
  • 名誉权的取证很困难,如果有证据证明可以要求对方赔偿
  • 损害名誉权可以报警吗
    损害名誉权可以报警吗

    损害名誉权是可以报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第四十二条规定,以公开的方式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来诽谤他人,情节较轻的会被拘

    #刑事辩护
    人浏览
  • 文学作品中侵犯名誉权的认定
    文学作品中侵犯名誉权的认定

    名誉权纠纷案件属于侵权行为法调整范围,《解答》第7答明确规定,对于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应当按照一般民事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去衡量。也就是说构成名誉侵

    #著作权知识
    人浏览
  • 应这样认定名誉权侵权: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名誉权的行为;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法律依据:《民法典》
  • 侵害名誉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如下:1、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必须造成了损害事实的发生;2、行为具有违法性;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4、行为人有过错。法律依据
  • 已经离职,若是与用人单位有纠纷的,用人单位是可以起诉的,但是应当在诉讼时效的范围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若是被起诉,应当准备相关的证据,积极应诉。法律依据:
  •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的区别:户口本不分户,子女无法享受补贴,不需要缴纳费用。户口本分户后,家庭的土地会重新进行划分,子女无法继承父母的土地;父母子女有两个宅基地,

    #民法
    人浏览
  •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承担刑事责任,刑事的责任年龄是16周岁。民事方面,自己有工作收入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民事责任;尚在学习的,属于限制民事

    #民法
    人浏览
  • 能申请取消限高。需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或向法院申请。限高影响日常生活和信用记录。如拒不履行义务或多次违规,需及时咨询律师。
  •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强制迁出户口的情况:离婚后房子已经明确的判属归于其中的一方,另外一方就是不迁出户口,可以强制迁出。房子因为买卖或者是继承发生了产权上面的变化,现在产权的拥有者可

    #民法
    人浏览
  • 如果对方账号被冻结,您无需过于担心这1.5万的安全。冻结通常是银行或相关机构为保护客户资金安全或配合调查而采取的措施。只要您与转账行为无关,资金安全通常不会受到
  •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沈抚新区派出所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

    #民法
    人浏览
  • 可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不直接抚养的生父应负担抚养费。如男朋友不承担,可通过法律途径追索,保障
  •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不能用。户口被注销后,原身份证均已失去法律效力。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户口被注销,按规定身份证均应由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将身份证收回。

    #民法
    人浏览
  • 法律分析:收取停车费是合法的。目前大多物业是受开发商或业委会、业主委托,或事实上存在管理、服务关系,因此物业对业主停车进行收费是合法的。实际上,物业收取的停车费
  •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查户口所在地的办法:查询自己户口可以到现居住地派出所查询,携带上身份证到户籍科查询,公民身份信息属保密范围,互联网上个人无法查询。个人户口本和身份证上有相关记录

    #民法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