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 >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06 14:45:00 人浏览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交通肇事发生的时候,都是需要及时处理的,但是面对逃逸都是需要进行处罚的。那么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交通肇事发生的时候,都是需要及时处理的,但是面对逃逸都是需要进行处罚的。那么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当然实践中,肇事者逃逸的动机也有其他表现,如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很快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这种情形必须在司法实践中加以区别对待,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

  二、肇事逃逸分情节轻重怎么量刑

  按行为人肇事后果的大小为标准,将逃逸行为划分为轻微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和构罪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

  根据《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六项的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可见,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因先前事故后果的大小所承担的责任就有所不同,构罪的起点是“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达到就要负刑事责任,相反则属于轻微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只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责任。

  三、轻微事故逃逸怎么处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对其处以200元以上但在2000元以下罚款。同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果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