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法规 > 交通法相关法规 > 交通事故赔偿不了能判几年

交通事故赔偿不了能判几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3-08 10:19:12 人浏览

导读:

道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生活中的交通事故并不是都构成交通肇事的,只有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交通事故赔偿不了能判几年?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道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生活中的交通事故并不是都构成交通肇事的,只有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交通事故赔偿不了能判几年?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交通事故赔偿不了能判几年

  车祸无力赔偿不一定判刑的。除非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一半的交通事故属于民事纠纷,涉及不到刑事责任问题。《民法典》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

  二、交通事故一方赔偿不了怎么办

  交通事故的责任人无力赔偿的,受害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责任人赔偿,如果经强制执行后仍然无力赔偿的,法院会中止执行。

  相关法律规定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六条 同时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以下简称“商业三者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规则确定赔偿责任:

  1、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2、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

  3、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由侵权人予以赔偿。

  被侵权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优先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 执行开始方式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五十六条 执行中止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三、交通事故没有偿还能力会坐牢吗

  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无力赔偿分两种情形:一种是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另一种是未造成重大损失,经人民法院查明确实无力赔偿的,由人民法院裁定中止执行。中止的条件消失的,恢复执行。

  第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第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总而言之,建议有能力支付赔偿款的还是尽快支付,如果不及时支付赔偿款有可能会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以上是法律快车编辑对交通事故赔偿不了能判几年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不懂如何起诉,可以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