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民事权利能力 > 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属于什么罪

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属于什么罪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3-30 07:14:15 人浏览

导读:

个人的身份信息是需要得到保护的,这也是为了防止有心人拿着自己的身份信息办理坏事,那么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属于什么罪?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个人的身份信息是需要得到保护的,这也是为了防止有心人拿着自己的身份信息办理坏事,那么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属于什么罪?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属于什么罪

  盗用他人信息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盗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二)非法手段的认定

  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三)情节严重的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三、盗用别人身份信息贷款会坐牢吗

  盗用他人身份证贷款,构成侵犯姓名权的民事侵权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属于违法行为,将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其次,用别人身份证贷款,属于贷款诈骗,若情节严重,可构成金融诈骗罪, 贷款人将面临牢狱之灾。

  最后,用别人身份证贷款将使得自己名誉受损,人机关机被破坏。因为,无论是偷用别人身份证贷款还是借用别人身份证贷款,都会造成经济纠纷和信任危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属于什么罪的相关内容,盗用他人身份信息的话,被查出来的话,是很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快车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