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W-Z类罪名 > 伪证罪 > 作伪证如何量刑

作伪证如何量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05 15:57:45 人浏览

导读:

在司法实践中,不管什么类型的案件都是会涉及到证人的,针对证人作证是需要如实进行阐述的,不能作伪证,那么你知道作伪证如何量刑吗?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在司法实践中,不管什么类型的案件都是会涉及到证人的,针对证人作证是需要如实进行阐述的,不能作伪证,那么你知道作伪证如何量刑吗?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作伪证如何量刑

  根据《刑法》第305条之规定,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即是说,触犯伪证罪,基本刑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如果情节严重的,将处以3到7年的加重刑。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做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构成伪证罪。如果是除以上几种人,对明知是犯罪的人做假证包庇的,构成包庇罪。要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治安处罚。

  二、如何认定伪证罪

  (一)伪证罪与非罪的界限

  伪证罪,对于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工作不负责任,疏忽大意,或者业务水平有限而提供不正确的鉴定、记录、翻译的;以及由于对于案件真实情况一知半解,认识不准确,或者道听途说而传闻作证,从而提供了虚假证明的,因不具备伪证的主观故意,不构成伪证罪。对于虽有伪证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认定为犯罪。依照最高人民检察院1989年11月30日印发的《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伪证罪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

  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者重罪轻判的;

  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经济犯罪分子销毁罪证或得制造伪证的;

  出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

  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两者的区别是,

  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前者的行为是在侦查、审判中发生的;后者的行为是立案侦查之前实施的,并且是引起案件侦查的原因。

  前者是通过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等手段实现的;后者则是作虚假的告发。

  前者只是在个别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上,提供伪证;而后者则是捏造了整个犯罪事实。

  前者的目的可能有两种: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也可以是包庇罪犯;而后者的目的只能是陷害他人,使无罪者受到刑事处分。

  (三)伪证罪与包庇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界限

  替考公务员组织者可以伪证罪获刑

  这三种犯罪的行为人,在作虚假证明,为犯罪分子隐匿罪证方面极为相似,目的都是包庇罪犯。其区别主要在于:

  主体要件不同。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后两种包庇犯罪是一般主体。

  实施犯罪的时间不同,伪证罪只能在侦查、审判阶段实施;后两罪则可以在犯罪分子被逮捕、关押前实施,也可以在被逮捕、判刑之后实施。

  犯罪的内容不同。伪证罪掩盖的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犯罪情节;后两罪所掩盖的可以是全部罪行或者重要犯罪事实。

  包庇对象的情况不同。伪证罪包庇的是在侦查、审判中,未被逮捕或者未被判决的未决犯罪嫌疑人;后两罪所包庇的可以是未决犯罪嫌疑人,也可以是已决犯人,或者是服刑中逃跑的犯罪分子。

  就是影响了司法的公证、破坏了我国的司法秩序,很容易造成冤假错案的发生,对受害人、被告人来讲都是很不公平的。

  三、伪造证据的后果

  伪造证据的,涉嫌伪造证据罪。根据《刑法》条文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作伪证如何量刑的相关内容,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快车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