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权债务文书 > 欠条 > 欠条格式 > 写欠条还是借条好

写欠条还是借条好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23 15:33:52 人浏览

导读:

在现实生活当中,欠条和借款存在一定上的差别,借款是借款关系,欠款是要写明欠款的意思,但欠款则不一定是借款,那么写欠条还是借条好?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现实生活当中,欠条和借款存在一定上的差别,借款是借款关系,欠款是要写明欠款的意思,但欠款则不一定是借款,那么写欠条还是借条好?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写欠条还是借条好

  借条、欠条都具有法律效力,适用情形不同,区别在于:

  (一)借条证明借款关系,欠条证明欠款关系借款肯定是欠款,但欠款则不一定是借款

  (二)借条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实欠条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基于多种事实而产生,如因买卖产生的欠款,因劳务产生的欠款,因企业承包产生的欠款,因损害赔偿产生的欠款等等

  (三)人民法院进行合法性审查时适用的法律不同

  (四)在未注明偿还日期的情况下,二者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始时间是不同的约定了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时效是一样的;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则是有区别的“借条”。债务人未在借条中写明具体偿还日期的,只是属于双方对此债务的履行约定不明“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欠条”,依据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3月26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务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问题的批复》

  二、欠条怎么写有法律保护

  要将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表达清楚,即借款人和出借人的身份要明确;自然人为当事人时,应核对其身份证上姓名,条件许可时应在欠条上记录居民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法人单位为当事人时,应加盖单位公章。数额单位要明确,数额应用中文大小写书写,有利息的应明确月息百分比。表达清楚,注意避免歧义。应将归还日期明确,如有利息约定,应书面约定,否则依法视为无利息,如有违约金约定,应写明。如有担保人,应注明担保方式,并由担保人签字。

  三、怎样写借条才正确

  (一)怎么才能正确写借条?

  1、名称,应写明“借条”而非“欠条”或是“收条”。

  2、当事人,应写清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并写明身份证号码,千万不要写昵称或者绰号。

  3、金额,应写清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并确保双方一致,如不一致法律规定以大写为准。

  4、时间,一般应写清与借款有关的时间期限,包括借款时间和还款期限。

  5、利息,如双方约定了借款利息,就应该在借条中用文字予以明确,并保证约定的利率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6、签名,应由借款者本人亲自签名并加按手印,留下联系方式。七是语言文字。借条的书写要清晰,同时为了避免歧义,一定要考虑文字、语句有无歧义。

  7、担保,为维护借款安全,可以考虑让对方提供相应担保,如提供抵押或保证人担保:即便不提供担保,也可以考虑有两个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担任见证人,并在借条上签名。法律关于抵押权的成立有特殊规定,如房地产抵押必须到主管部门登记,拿着借款人房产证不产生抵押效力。

  8、交款证明,民间借贷在法律上属于实践性合同,即款项的实际交付才能使借贷关系生效。一般来说,借条足以证明借款的发生.但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应保留出借人给借款人交付款项的证明,如少量借款直接以现金交付的,可在借条上载明 “借款人已收到该款项”;以银行转账等有记录凭证方式交付的,应保管好该凭证。

  (二)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写欠条还是借条好的相关内容,借钱出去一定要谨慎,该约定的事项一定要白纸黑字写清楚。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快车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