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动态 > 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的区别

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的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27 15:33:23 人浏览

导读:

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都是刑法上的一种理论概念,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立法,但在实际司法活动当中是被普遍认可的。那么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的区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都是刑法上的一种理论概念,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立法,但在实际司法活动当中是被普遍认可的。那么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的区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的区别

  想象竞合犯

  基于一个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

  牵连犯

  概念: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如为招摇撞骗罪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采用破坏的方法盗窃)或结果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假冒注册商标同时销售该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

  处罚

  原则上择一重罪处罚,但刑法分则或司法解释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问:

  想象竞合犯:实施了一个行为侵犯了数个客体,触犯了数个罪名,

  牵连犯:以实施某种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

  其次,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

  从两种犯罪形态的定义中可看出,想象竞合犯实际上只有一个危害行为,而牵连犯则有数个行为,如方法行为、结果行为。

  最后,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采用“从一重处断”,不实行数罪并罚。

  牵连犯的处断原则是:凡刑法分则条款对特定犯罪的牵连犯明确规定了相应处断原则的,无论其所规定的是何种处断原则,均应严格依照刑法分则条款的规定,对特定犯罪的牵连犯适用相应的原则予以处断。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牵连犯,即刑法分则没有明确规定处断原则的牵连犯,应当适用从一重处断的原则定罪处刑,也不实行数罪并罚

  二、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从一重处断原则。例如刑法第399条第3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有前两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385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即徇私枉法罪受贿罪或枉法裁判罪与受贿罪构成牵连犯,要从一重处断。

  数罪并罚原则。如第157条第2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277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即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构成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

  三、牵连犯与吸收犯的区别

  (一)数罪独立性不同。吸收犯的一罪不具有独立性,而牵连犯数罪都具有独立性;

  (二)成立原因不同。成立吸收犯是由于重行为吸收轻行为,或者完成行为吸收未完成行为,例如既遂行为吸收预备行为,而成立牵连犯是由于方法行为与目的行为或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有牵连关系。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的区别的相关内容,想象竞合犯是基于一个罪过触犯多个罪过的犯罪,牵连犯是实施某一犯罪行为有触犯了其他法律的犯罪行为。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快车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