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 交通事故逃逸罪 > 交通事故后逃逸怎么处罚

交通事故后逃逸怎么处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2-07 15:24:32 人浏览

导读:

有些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因为害怕惩罚所以选择了逃逸,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这种行为是逃逸行为,有逃逸的行为受到的处罚会更加严重,所以在面对事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报警,千万不可以出现逃逸的现象。那么交通事故后逃逸怎么处罚?下面请法律快车小编介绍下。

  有些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因为害怕惩罚所以选择了逃逸,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这种行为是逃逸行为,有逃逸的行为受到的处罚会更加严重,所以在面对事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报警,千万不可以出现逃逸的现象。那么交通事故后逃逸怎么处罚?下面请法律快车小编介绍下。

  一、交通事故后逃逸怎么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怎么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一)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

  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所谓的“逃逸”时不能成立的,如果对于这种驶离现场的行为以逃逸论处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是典型的客观归责,无论从刑事立法基本原则还是从司法公正角度出发都是不适宜的。当然,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对于其中所有的细节都有着具体的明知,只要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原则,对于肇事存在盖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二)逃避抢救义务以及其后逃避责任追究。

  一般情况下,逃逸者不履行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的动机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存在着并不逃避抢救义务但尽可能地逃避肇事责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抢救义务但并不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单一动机的情况,前者如甲驾车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将被害人尽快送到医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备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这两个动机中的任何一个,都应认为具备了逃逸。

  三、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于受害人或受损财物未做必要的抢救或处理或未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报警,擅自逃离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无法确定和追究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对肇事情况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驶,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所谓的“逃逸”在行为人的主、客观上无非是正常行驶行为的继续化,是交通肇事罪中的重要情形。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针对交通事故后逃逸怎么处罚的介绍,现在这个时代是法律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如果真的发生了肇事逃逸的情况,那么一定要及时报警处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向法律快车律师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