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征地补偿 > 征地补偿标准 > 征地树木补偿标准 > 板栗树征收补偿标准

板栗树征收补偿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03 15:05:40 人浏览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城乡建设的规划,不少农村的土地被纳入规划过程中,进行征收征用。各个地方对于征收征用的补偿标准不一,不同用途土地以及种植不同作物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也不尽相同。那么,对于板栗树征收补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以下内容由法律快车编辑为您详细解答。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城乡建设的规划,不少农村的土地被纳入规划过程中,进行征收征用。各个地方对于征收征用的补偿标准不一,不同用途土地以及种植不同作物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也不尽相同。那么,对于板栗树征收补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以下内容由法律快车编辑为您详细解答。

  一、板栗树征收补偿标准

  板栗树需要种植5年左右才会结果,所以栽种的1~4年都是它的培育期,处于培育期的板栗树,在征地补偿的时候一棵板栗树可以补偿5-10元;

  种植5-7年的板栗树,处于初果期,在征地补偿的时候一棵果树补偿10-180元;

  种植8年以上35年以下的板栗树,每株可补偿180-900元;

  进入36年以后平均每株板栗树可补偿450元。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您可以在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查询补偿文件,对补偿不满意,您可以拒绝签字,并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途径解决纠纷。

  

  二、其他果树的征收补偿标准

  1、苹果树

  种植6-8年的苹果树,在面临征地的时候一棵果树可以获得90-210元的补偿;

  处于盛果期的苹果树,种植年限在9-25年左右,这个时期的苹果树在征地补偿中一棵可获得210-1200元的补偿;

  种植26年以上,处于衰果期的苹果树,一棵可获得600元的补偿金。

  2、梨树

  种植1-5年,处于培育期的梨树,在征地补偿中,每棵可补偿5-45元;

  种植6-8年,处于初果期的梨树,在征地补偿中,一棵可获得45-144元的补偿;

  种植9-25年,处于盛果期的梨树,一棵可获得144-1200元的补偿;

  种植26年以上,处于衰果期的梨树,一棵可获得600元的补偿。

  3、桃树

  种植1-3年,处于培育期的桃树,一棵补偿5-45元;

  种植4-8年,处于初果期的桃树,一棵补偿45-144元;

  种植9-20年,处于盛果期的桃树,一棵补偿144-360元;

  种植21年以上,处于衰果期的桃树,一棵补偿180元。

  4、枣树

  种植1-3年,处于培育期的枣树,一棵补偿5-10元;

  种植4-8年,处于初果期的枣树,一棵补偿10-80元;

  种植9-30年,处于盛果期的枣树,一棵补偿80-650元;

  种植31年以上,处于衰果期的枣树,一棵补偿320元。

  5、葡萄树

  种植1-2年,处于培育期的葡萄树,每株补偿5-10元;

  种植3-5年,处于初果期的葡萄树一棵补偿10-90元;

  种植6-11年,处于盛果期的葡萄树一棵补偿90-180元;

  种植12年以上,处于衰果期的葡萄树,一棵补偿80元。

  三、不同地区征地果树补偿金额标准

  陕西省汉中市对于被征地的果园,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对于杏、梨、葡萄、花椒、樱桃、柿子等果树按照120元/棵进行补偿,按照成片补偿一亩地的补偿标准不超过8000元/亩。

  广东省广州市盛产水果、龙眼、荔枝等水果,这些品种的果树补偿标准为90元-450元/棵。

  四川省江油市果树的赔偿标准为:种植3年以内的果树幼苗一棵补偿6元,种植3年以上幼树一棵补偿15元,刚开始挂果的果树一棵补偿)150元,盛果期果树一棵补偿250元。

  湖南省株洲市征地果树的赔偿标准为:苗期一亩地补偿2000元,挂果前一棵果树补偿30元,挂果的果树一棵补助60元。

  以上内容就是法律快车编辑为您整理的板栗树征收补偿标准的法律解答。板栗树需要种植5年左右才会结果,所以栽种的1~4年都是它的培育期,处于培育期的板栗树,在征地补偿的时候一棵板栗树可以补偿5-10元;种植5-7年的板栗树,处于初果期,在征地补偿的时候一棵果树补偿10-180元;种植8年以上35年以下的板栗树,每株可补偿180-900元;进入36年以后平均每株板栗树可补偿450元。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