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原告在高等法院判决后继续上诉,应提交到上诉材料层面才能更好地解决。

更新时间:2020-01-29 15:23:15人浏览
问题描述:
对于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原告在高等法院判决后继续上诉,应提交到上诉材料层面才能更好地解决。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761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不服判决上诉是当事人的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任何一方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六十五条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第一百六十六条 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第一百六十七条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
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第一百六十八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2020-01-29 14:56:06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380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你好,民事诉讼的 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二审审限一般3个月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
2020-01-29 15:04:11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6533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
同时涉及刑事附带民事,死者家属可以要求被告人民事赔偿,协商不成,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等,没有精神损害抚慰金,法院就刑事和民事一并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2020-01-29 15:23:1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关于对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未提出上诉、共同犯罪的部分被告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上诉的案件应适用何种程序审理的批复
关于对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未提出上诉、共同犯罪的部分被告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
发文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文号:法释〔2010〕6号发布日期:2010-3-17执行日期:2010-3-17(2010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5次会
司考法律法规
人浏览
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是民事诉讼,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的当事人对自已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案件二审后还能上诉吗
民事案件二审后还能上诉吗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每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宣告结束,自二审判决作出之日起生效,不得再提起上诉。但当事人对二审判决、裁
诉讼
人浏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未提出上诉、共同犯罪的部分被告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上诉的案件应适用何种程序审理的批复 李东律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未提出上诉、共同犯罪的部分被告人或者附带民事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未提出上诉、共同犯罪的部分被告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上诉的案件应适用何种程序审理的批复》已于2010年3月1日由最高
民事诉讼论文
人浏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判处死缓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被告人不上诉而附带民事原告人上诉审理时应适用何种程序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判处死缓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被告人不上诉而附带民事原告人上诉审理时
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文号:法(研)复<1990>7号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被告人不上诉而附带民事原告人上诉,审理
民事诉讼法规
人浏览
你好,民事诉讼的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事自诉二审驳回可以申诉吗
刑事自诉二审驳回可以申诉吗
刑事自诉二审驳回可以申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刑事辩护
人浏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人民检察院所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物质损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个一般是不可以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法律规定,凡因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人以及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提出赔偿请求的,可以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具体包括:1、被害人。刑事诉讼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三倍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三倍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消费者可以获得三倍赔偿的法律依据包括有: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
国家赔偿
人浏览
国家赔偿精神赔偿怎么处理
国家赔偿精神赔偿怎么处理
国家赔偿精神赔偿的处理方式为数额一般情形下不超过人身自由赔偿金、生命健康赔偿金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五,最低不少于一千元。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国家赔偿
人浏览
能到开庭时再当庭答辩,不影响判决
全部1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财产保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2、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驳回申请。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错判误判可以国家赔偿吗
错判误判可以国家赔偿吗
错判误判可以国家赔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应当对其进行赔偿。二审改判无罪,以及二审发回重审后作无罪处理的,作出一审有罪判决
国家赔偿
人浏览
刑事案件被开庭审判的,家属若未与其取得联系则不会获知。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行政赔偿有利息吗
行政赔偿有利息吗
国家赔偿中行政赔偿有利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返还执行的罚款或者罚金、追缴或者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者汇款的,应当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国家赔偿
人浏览
诉讼代理的分类:诉讼代理分为分为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人有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代表;公诉案件中委托代理人包括被害人及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行政赔偿和国家赔偿区别
行政赔偿和国家赔偿区别
行政赔偿和国家赔偿区别在于国家赔偿包括行政赔偿。国家赔偿分为行政赔偿以及司法赔偿。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
国家赔偿
人浏览
这边具体是什么要起诉什么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拘役错误是否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拘役错误是否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拘役错误是需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受害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
国家赔偿
人浏览
你好,请问你的代练号码因什么原因查封,如果查封原因是违法司法,或者被司法查封,建议看是否涉嫌刑事违法还是民事侵权,可以选择向当地公安或者法院系统电话查询。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那要看法院方对你补全的资料进行审查。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追讨债务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再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