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今年高考休学在家学校威胁说要取4000的学籍保留费是否合法

更新时间:2024-05-23 19:12: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应届生今年高考休学在家学校威胁说要取4000的学籍保留费是否合法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742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学校收取学籍保留费可能不合法。根据教育法,学校不得乱收费。建议核实费用性质,必要时咨询教育部门或律师。若费用过高或强制收取,应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2024-05-23 19:10:07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6584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针对学校收取学籍保留费的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1)核实费用的性质及合法性,了解学校是否有权收取;2)与学校沟通协商,争取减免或合理调整费用;3)向教育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权益。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费用金额、个人经济状况及与学校的关系等因素。
2024-05-23 19:10:27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971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在处理学校收取学籍保留费问题时,首先需核实费用的合法性,如学校是否提供明细和法律依据。若费用合法但过高,可尝试与学校协商减免或分期支付。若学校未提供合法依据或拒绝协商,可向教育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如缴费记录、学校通知等,以备不时之需。
2024-05-23 19:12: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恐吓威胁罪立案的标准
恐吓威胁罪立案的标准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他人的恐吓和威胁,其实恐吓威胁罪是一种破坏社会秩序的一种犯罪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的法律,应当严肃处理。那么大家知道恐吓威胁罪立案的标准吗
恐吓罪
人浏览
休学不用交学费的。学校会保留学籍,等重新上学时再交学费。但是需要办理休学手续,复学以后才到财务处交学费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持刀威胁恐吓怎么定罪
持刀威胁恐吓怎么定罪
持刀威胁恐吓不一定构成犯罪,如果持刀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的,涉嫌寻衅滋事罪。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他
人浏览
如何构成威胁恐吓罪行为
如何构成威胁恐吓罪行为
单纯的威胁恐吓一般不构成犯罪,会收到治安管理处罚,但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理处罚后,继续实施威胁恐吓的行为,破坏社会秩
其他
人浏览
你好直接洽询教育主管部门!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向教育局投诉处理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向当地教育局反映,并举证证明教学问题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可以去。不过需要申请,一般走流程需要一个月左右。法律依据:《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三条违反有关规定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来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您好,根据案件的大小决定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工资:1、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2、基础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