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公安人员用私人手机给我打电话,到当地酒店传唤我

更新时间:2024-05-23 16:40:22人浏览
问题描述:
异地公安人员用私人手机给我打电话,到当地酒店传唤我,了解情况,有没有这种情况?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147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在办案实践中,异地传唤主要是针对因而交由外地公安机关执行的犯罪嫌疑人和涉嫌犯罪事实仍需向本人核实尚无拘留、逮捕必要的外地人员。为了办案的方便,仍有的办案民警在对外地犯罪嫌疑人传唤时,持空白《传唤通知书》直接到当地派出所,习惯于在当地派出所协助下直接到被传唤人住处或单位,进行讯问调查,明显不符合《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的要求。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三条公安机关对于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传唤犯罪嫌疑人到所在市、县内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第三百一十三条异地执行传唤、执行人员应当持《传唤通知书》、《拘传证》、办案协作函件的工作证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系。
2024-05-23 16:40:22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8014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建议配合警方处理
2024-05-23 16:13:3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法律分析:治安传唤可以异地传唤,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安传唤用什么电话打电话
公安传唤用什么电话打电话
公安机关在传唤嫌疑人时,通常会使用公安机关的官方电话进行联系和通知。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公安机关的联系电话:1
其他
人浏览
异地办案肯定会联系当地公安机关的,所以正常会选择去当地派出所做笔录,你参与赌博金额也不大,就算追究责任也只不过会被批评教育。至于手机号是多少开头的根本没有意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派出所给我打电话是怎么回事
派出所给我打电话是怎么回事
派出所给自己打电话可能是因为牵扯到民事或者刑事案件,公民应当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也有可能是自己报案或者是举报后,派出所打电
行政诉讼
人浏览
派出所只是打电话过来,并不算是传唤。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传唤是指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如果是对违法行为人或犯罪嫌疑人,警察应当对采取《传唤证》或《拘传证》方式进行强制传唤。因此,一般所谓的打电话传唤,仅仅是警察了解案情的一种简单情况。不是严格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收费标准与所在地区有关,一般为100~300元/小时。律师收咨询费按计时收费,根据案件的复杂性和工作量及各地区不一样,这个要和律师协商,一般都是协商制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请问具体什么情况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