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一下,就是我的前夫死了,然后但是我得去他户籍地改一下,户口本儿上那个已婚要改成丧偶行吗?

更新时间:2024-05-23 13:16:04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我问一下,就是我的前夫死了,然后但是我得去他户籍地改一下,户口本儿上那个已婚要改成丧偶。然后因为我就只有死亡证明,还有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儿。但是我没有那个销户证明,只有死亡证明,行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324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您好,只有死亡证明、身份证、结婚证和户口本,没有销户证明,通常可以办理户口本婚姻状况变更。但具体还需咨询当地派出所。若遇到阻碍或无法办理,建议寻求律师或法律机构协助。
2024-05-23 13:13:4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595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通常情况下,死亡证明是证明某人已去世的官方文件,足以证明婚姻状况变更。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携带相关证件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进行申请变更。选择处理方式时,建议根据当地派出所的具体要求来决定是否还需其他证明文件。
2024-05-23 13:14:0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263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具体操作上,您应首先前往前夫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携带死亡证明、身份证、结婚证和户口本,向户籍窗口提出变更婚姻状况的申请。工作人员会审核您的材料,并告知是否需要其他证明文件。如遇到需要销户证明的情况,您可以咨询派出所如何获取或是否需要补充其他材料。若派出所拒绝办理或遇到其他困难,您可以考虑咨询律师或法律机构,寻求进一步的法律帮助。
2024-05-23 13:16:0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没结婚证不一定有遗弃罪,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如果符合本罪的构成要件的,是遗弃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后户口本上需要改成离异吗
离婚后户口本上需要改成离异吗
离婚后户口本上需要改成离异。户口本的信息是随着公民具体事项的变更而发生变化的,公民离婚后,应该及时办理户口本变更,将其婚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再婚登记户口本上显示未婚一般不需要更改。因为婚姻登记信息一般以婚姻登记机关的记录为准,户口本的结婚信息等只能参考,但若双方已经完成再婚登记,户口本仍显示未婚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本上的婚姻状况如何改
户口本上的婚姻状况如何改
户口本上的婚姻状况更改的办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携带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前往户籍所在地的公安管理部门,申请更改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要多少律师费,可以由当事人进行协商确定,所以具体的数额,请自行与律师协商。一、按计时收费方式收费的收费标准:200-3000元/小时。二、按计件收费方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不同类型案件收费标准不同,看你是什么情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