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借来的钱后来被发现是偷来的钱,不能偿还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4-05-19 20:24: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如果借来的钱后来被发现是偷来的钱,不能偿还怎么办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5267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借钱不还报警有用,如果警方破案,追回赃款,可以追回钱。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2024-05-19 20:24:0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9794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提供证据起诉解决
2024-05-19 19:50:00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056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你好,建议起诉解决
2024-05-19 20:24: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洗钱一般判多久
洗钱一般判多久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洗钱这个名词,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一些犯罪集团的犯罪进行洗钱,严重损害了社会利益,那么洗钱一般判多久?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
刑法知识
人浏览
借钱后消失可以报警。法律规定,借钱后,债务人与债权人失去联系的,债权人可以报警,由公安机关审查确定案件性质,如果符合诈骗罪立案标准的予以立案侦查,追究对方的刑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洗黑钱犯法吗?
洗黑钱犯法吗?
洗黑钱犯法。如果构成洗钱罪,会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
刑事辩护
人浏览
帮别人洗钱有什么法律后果
帮别人洗钱有什么法律后果
在电视剧情节中,我们总是可以听到“洗钱”这个词,毫无疑问洗钱肯定是一种法律犯罪。无论是帮人洗钱还是给自己洗钱,其实这样的行为在达到了一定标准之后,那么就会认定行
犯罪种类
人浏览
洗钱是什么意思
洗钱是什么意思
说到洗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大概都知道是将犯罪得来的赃款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其合法化,但是你真的了解洗钱是什么意思吗,下面小编来为大家详细解答。洗钱是什么意思?现代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你好,建议起诉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洗钱怎么定罪
洗钱怎么定罪
洗钱罪的认定标准如下: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上表现为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的区别:户口本不分户,子女无法享受补贴,不需要缴纳费用。户口本分户后,家庭的土地会重新进行划分,子女无法继承父母的土地;父母子女有两个宅基地,
民法
人浏览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承担刑事责任,刑事的责任年龄是16周岁。民事方面,自己有工作收入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民事责任;尚在学习的,属于限制民事
民法
人浏览
你好,请问你这边有借条或者转账记录吗?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强制迁出户口的情况:离婚后房子已经明确的判属归于其中的一方,另外一方就是不迁出户口,可以强制迁出。房子因为买卖或者是继承发生了产权上面的变化,现在产权的拥有者可
民法
人浏览
可以法院起诉对方退款处理的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沈抚新区派出所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
民法
人浏览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不能用。户口被注销后,原身份证均已失去法律效力。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户口被注销,按规定身份证均应由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将身份证收回。
民法
人浏览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查户口所在地的办法:查询自己户口可以到现居住地派出所查询,携带上身份证到户籍科查询,公民身份信息属保密范围,互联网上个人无法查询。个人户口本和身份证上有相关记录
民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