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有没有安装窃听器

更新时间:2024-05-19 15:08:07人浏览
问题描述:
怀疑有没有安装窃听器,可以报警。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3275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法律分析:安装窃听器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任何未经批准,擅自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都是违反规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有权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未经批准擅自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二是无权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而擅自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当然如果行为人使用普通的录音、摄影器材非法窃听、窃照的,不构成本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4-05-19 15:07:54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653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你好,建议及时报警
2024-05-19 14:59:2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7121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这是看具体案件情况决定
2024-05-19 15:08:0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哪些要素会构成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
哪些要素会构成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
构成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的要素:1、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
刑法
人浏览
你好,建议及时报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最新立案标准?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最新立案标准?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最新立案标准:本罪是结果犯,必须要对国家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犯罪,才予以立案。本罪主体是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携带凶器盗窃的定罪是怎样的
携带凶器盗窃的定罪是怎样的
虽然法律命令禁止偷盗行为,但还是有些不法分子为了利益而去盗取他人财物,更有甚者会入室盗窃,如果达到法定金额,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盗窃让人们的财产受到损失,而携带
盗窃罪
人浏览
这是看具体案件情况决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盗窃武器装备罪怎么处罚量刑?
盗窃武器装备罪怎么处罚量刑?
盗窃武器装备罪的量刑规定为行为人盗窃武器装备既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由保险公司依保险合同负责赔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建议慎重核实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您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若经法院或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且对抚养费已经约定好,若一方不给,另一方可以到法院要求对方支付,已经胜诉的可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