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义务有法律规定吗

更新时间:2024-05-16 17:01:02人浏览
问题描述:
告知义务有法律规定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6144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是的,告知义务有法律规定。如《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处罚前需告知当事人相关内容及权利,保障其知情权与申辩权,未履行告知义务可能导致处罚程序违法。
2024-05-16 16:57:47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369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告知义务在行政法中有明确规定。处理方式包括书面告知、口头告知等,选择时需考虑具体情况,如紧急程度、当事人理解能力等,以确保告知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2024-05-16 16:58:0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5605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有法律规定。如行政处罚中,需书面或口头告知拟处罚内容、事实、理由等,并告知陈述、申辩等权利,确保程序正当,保障当事人权益。
2024-05-16 17:01:0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公示催告的申请程序是什么
公示催告的申请程序是什么
公示催告是民事诉讼程序的一种,不过它不同于普通的民事诉讼程序,公示催告是专门用于帮助票据权利人声明票据相关权利的法律程序。主要在票据遗失、被盗等情况下申请该程序
公示催告程序
人浏览
根据你们之间合同约定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行政法规有告知义务吗
行政法规有告知义务吗
我国行政法规中规定了行政机关对于当事人是有告知义务的。例如《行政处罚法》中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
行政诉讼
人浏览
告知函的法律效力需要根据上面的具体内容决定,如果告知函上面的事情你做过永久有效,如果告知函上面的事情你没有做过,告知函无效。告知函则是告知对方有关情况的文书。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招聘时有告知义务吗
单位招聘时有告知义务吗
单位招聘时有告知义务,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以欺诈、胁迫的
劳动法
人浏览
告知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本人在告知书上签名,且告知书内容合法,又有政府的公章的话,告知书一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是员工告知书的,员工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我国扶助失独家庭的政策内容如下:(一)经济救助。提高失独家庭的特别扶助标准,建立动态增长机制。(二)养老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失独家庭成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侵犯个人隐私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可以直接报警处理,若想起诉也可起诉。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记录是会有的,不会消除,但如果你履行了,就是显示已经结案了。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的信息数据由执行法院通过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信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