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没到可以打电话查询判决情况吗?

更新时间:2024-05-16 00:42: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判决没到可以打电话查询判决情况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3369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你好,是什么案件的判决书呢
2024-05-16 00:41:4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557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2024-05-15 23:58:22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234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可以持本人身份证前去调取
2024-05-16 00:42: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法院什么情况会打电话
法院什么情况会打电话
法院在作出立案受理决定之后会打电话通知给当事人。当事人在向法院提交了起诉状提起诉讼之后,法院会审查其对否符合起诉条件,符合条件的会受理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院的判决书未收到的,可以致电法院询问。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应立即发给判决书。一般案件经过法院审理之后会有一份判决书,如果是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院的判决书能够网上查询到吗
法院的判决书能够网上查询到吗
法院的判决书能够网上查询到。因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全面、及时、规范地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这一规定是为了贯彻落实审判公开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收到法院传票不去可以吗?
收到法院传票不去可以吗?
民事诉讼中,收到法院传票可以不去,但是应承担其不参加庭审的法律后果。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
票据法
人浏览
刑事判决书网上能否查到
刑事判决书网上能否查到
网上一般能查到刑事判决书,部分裁判文书不在互联网公布。其中有:涉及国家秘密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但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
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判决多久?可以查询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决书网上怎么会撤销
判决书网上怎么会撤销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三、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但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
刑事辩护
次播放
一、家属怎么知道法院判刑1、法院的审理和宣判一般都是公开进行的,家属可以通过参与庭审,旁听案情,及时跟进案件审理流程。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怎么回事呢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这主要看是什么性质的冻结。如果是长期不用或资金有不正常的进出。需要本人持本人身份证到柜台去办理解冻;如果是执法机关因为相关案件把账户冻结了,需要持卡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一、低保户能申请贷款吗1、低保户能申请贷款吗:符合贷款申请条件,则可以申请贷款。低保户是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用户,这类用户通常还款能力不足,因此即使满足贷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