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有人在大米里下毒。我能在哪儿找到

更新时间:2024-05-08 11:08:10人浏览
问题描述:
怀疑有人在大米里下毒。我能在哪儿找到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153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如物证,被害人陈述,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等。投毒罪,是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只需要向公安机关证明存在犯罪事实即可,之后由公安机关立案进行侦查。控方应具有指控被告人犯有某种罪行,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证据标准,也就是说,至少应当向法庭提供足以认定其犯罪事实成立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第五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
2024-05-08 11:07:4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7514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吗
2024-05-08 10:40:53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0885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你好,你可以收集证据报警处理
2024-05-08 11:08:1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报警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人被拘留了在哪里可以查到
人被拘留了在哪里可以查到
人被拘留了分以下情形查1、属于行政拘留的,可以去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查询或者等待通知。2、属于刑事拘留的,可以去作
其他
人浏览
法律分析:树被毒死了找林业部门或者公安部门。林业局负责全国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监督管理。拟订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起草相关法律法规并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案底在哪里可以查
有案底在哪里可以查
案底可以去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查看。案底一般不能随便查询,只有刑事处罚才进入档案留下案底,具体可到公安部门查询,已经记录在
其他
人浏览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具体什么事情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复婚也就是进行再次结婚登记,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一)本人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可以依法协商进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退休: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