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讨论一下农村道路坏了,向哪个部门投诉?

更新时间:2024-02-02 10:10:51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想讨论一下农村道路坏了,向哪个部门投诉?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7928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你好,建议交管部门反映情况
2024-02-02 10:10:39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193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你好,你想投诉哪个单位?具体何事
2024-02-02 09:33:3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6289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投诉的内容是什么
2024-02-02 10:10:5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农村修路问题应找公路管理局投诉。农村修路问题可以先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处理,如果无法就此达成协商一致的,可以请求村委会对其进行调解,或者请有管辖权的的人民政府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村拆迁不合理找哪个部门投诉
农村拆迁不合理找哪个部门投诉
农村拆迁不合理的,一般可以找县级以上政府部门投诉,要求进行处理。对于不合理的拆迁行为,当事人可以向当地政府举报,经政府协
拆迁
人浏览
一、道路损坏找哪个部门投诉1、道路损坏找归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投诉。当发现城市道路有破损影响交通安全时,也可通过拨打12319城建服务热线进行报修。该电话服务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村里不给修路去哪投诉
村里不给修路去哪投诉
村里不给修路可以向其上一级人民政府投诉。修建道路有利于地方与外界的物质与人员输入与输出,扩大交流,聚集地方人气,增加城市
房地产
人浏览
农村修路问题应找公路管理局投诉。农村修路问题可以先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处理,如果无法就此达成协商一致的,可以请求村委会对其进行调解,或者请有管辖权的的人民政府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房屋受损向法院起诉,恢复原状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是涉及农村乡村公路建设的道路问题,当事人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进行投诉,如果是涉及村路的问题,当事人可以向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投诉。法律依据:《公路安全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小区内的道路虽然不属于法定道路范围,但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非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有了明确规定,在非法定道路上发生的事故的,交管部门只要接到报案,可参照《道路交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如果是涉及农村乡村公路建设的道路问题,当事人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进行投诉,如果是涉及村路的问题,当事人可以向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投诉。法律依据:《公路安全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1、依法向乡(镇)政府的纪委、信访办举报;2、也可以依法向县(市)政府的纪委、信访办举报;3、也可以逐级向省政府的纪委、信访办举报;4、直至到中纪委、监察部、国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请问具体什么情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