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投诉农民工欠薪,如何投诉

更新时间:2024-01-12 13:14: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您好,我想问一下,在网上投诉农民工欠薪,如何投诉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8342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网上投诉公司拖欠工资的办法:登录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的官方网站,填写投诉的信息。或者劳动者也可以通过拨打劳动行政部门的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来投诉。除此之外,劳动者还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2024-01-12 13:13:52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396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如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可以向当地的人社局等行政部门举报,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如对裁决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法律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条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公开举报投诉电话、网站等渠道,依法接受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举报、投诉。对于举报、投诉的处理实行首问负责制,属于本部门受理的,应当依法及时处理;不属于本部门受理的,应当及时转送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投诉人。
2024-01-12 13:07:1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650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一、拖欠农民工工资找哪个部门投诉1、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农民工可以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公开举报投诉电话、网站等渠道进行投诉。2、一般是向人社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3、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条二、农民工怎样追讨工资实际中,包工头拉农民工干活,两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因此,包工头要不及时拿工资的话,农民工们可以按照下面途径维权:1、找包工头协商万事以和为贵,所以,想要拿回工资,最首先要考虑的途径就是先跟包工头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协商的话毕竟不浪费时间,而且对方并不是说不给,能用嘴的方法解决的就尽量简单点。2、找人调解如果包工头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那么,你们就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3、申请仲裁按照上面的解决途径,包工头是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你们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话,你们需要带上下面几种材料:(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2)申诉书(详细陈述申诉理由和要求,一式两份或按被诉人人数提供);(3)申诉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4)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订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5)被诉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6)申诉人与被诉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7)《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4、找人投诉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劳动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因此,农民工们可以及时去投诉包工头5、去法院诉讼如果按照上述几个途径都不能解决问题的话,你们也不需要着急,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追索应当支付给你的劳动报酬。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农民工可以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公开举报投诉电话、网站等渠道进行投诉,一般是向人社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2024-01-12 13:14:0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局投诉电话是多少
劳动局投诉电话是多少
工厂违法用工,想要投诉,劳动局投诉电话是多少?劳动局投诉电话统一为12333。也可以直接电话当地劳动局稽查大队电话。劳动局包括劳动分局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劳动分
劳动法
人浏览
网上投诉公司拖欠工资的方法如下:1、登录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的官方网站,填写投诉的信息;2、劳动者也可以通过拨打劳动行政部门的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来投诉;3、劳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拖欠工资怎么在网上起诉
拖欠工资怎么在网上起诉
拖欠工资的,劳动者登录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的官方网站,填写投诉的信息。或者劳动者也可以通过拨打劳动行政部门的电话、发送短信
其他
人浏览
拖欠农民工工资,可以到劳动局进行投诉,先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付清工资,协调不成,再由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视情况,当事人也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支付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民工在什么情况下能进行投诉举报工作
农民工在什么情况下能进行投诉举报工作
农民工在以下情况能进行投诉举报工作: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举报;经营者侵害农民工消
其他
人浏览
老板拖欠工资可以找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该部门责令用人单位在一定期限内支付劳动报酬;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遭遇拖欠工资维权可以先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其立案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上投诉公司拖欠工资的办法:登录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的官方网站,填写投诉的信息。或者劳动者也可以通过拨打劳动行政部门的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来投诉。除此之外,劳动者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拖欠工资投诉、拖欠工资找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该部门责令一定的期限内支付;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法律依据:《劳动保障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后没有补助。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金,不是低保老人丧葬费补贴金,按规定没有。农村低保户被纳入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些扶贫政策
劳动法
人浏览
遭遇拖欠工资维权可以先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其立案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法律依据: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不可以再劳务分包。劳务分包是施工行业中的普遍做法,法律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但是禁止将承揽到的分包作业再分包给其他的公司,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分包行
劳动法
人浏览
农民工被拖欠工资了,可以通过下列办法来讨要:向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收集证据材料,且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不服仲裁结果的,依法去起诉;或者可以与单位协商后达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能详细阐述您想咨询的问题吗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通常不需要资质。清包工是指业主自行购买所有材料寻找装修公司、装修队伍或者劳务公司、工程服务公司施工的工程承包方式。业主无需具备资质,装修公司、装修队伍
劳动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4050是指截止至2011年12月31号前,达到4050标准,即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0周岁的没有单位给交社会保险的灵活就业者,都可以申请并参加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的养老保险基数范围在3613元-26541元之间,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5360元到29732元之间,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4713元到2
劳动法
人浏览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性职工的社保若到了退休年龄没有缴纳够10年的,可以在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一次性补缴的手续。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
劳动法
人浏览
临时离职是有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管有没有签订合同,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付出了劳动,产生了价值,就应当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还是可以减免的,但是需要企业主动申请减免,有关部门是不会主动对其进行减免的。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劳动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