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被保证冻结,但无法查询案件

更新时间:2023-10-26 06:56: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微信被保证冻结,但无法查询案件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490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微信被冻结后别人依然可以查到的。被冻结的直接后果是该微信无法正常使用,不影响其他用户对该微信的搜索。微信被冻结后的首要工作是解冻微信账号,用到的工具是装有微信软件的手机一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微信,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和密码,点击登录;
2、在系统弹出的提示下,点击确定;
3、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及获取验证码,点击下一步;
4、将收到的验证码输入框内,验证通过,微信即解冻可正常使用。
法律依据:
2023-10-26 06:53:49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197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微信被冻结了,是不可以通过验证码登录的;
首先需要检查是为什么被冻结的,找到原因并解决掉,可以解除冻结;
微信被冻结了,那么可以申请解冻,解除冻结后就可以正常登录微信了;
在日常使用微信时要熟悉微信规则,避免违规行为,才能正常安全的使用微信,防止被冻结封号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法律依据:
2023-10-26 06:54:0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389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法律分析:可以通过微信安全中心的账号自助解冻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微信申诉,申诉后可以重置密码等信息。
微信被冻结原因有可能是以下几种可能:
1、经常发送广告,虚假信息,被人举报,这个是永久冻结。
2、经常不同ip登陆。冻结保护,需要验证手机码解冻,这个验证就解冻。
3、如无以上例子经历,有可能被恶意举报,也可以进行验证进行解冻。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 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3-10-26 06:56:0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微信被冻结后别人依然可以查到的。被冻结的直接后果是该微信无法正常使用,不影响其他用户对该微信的搜索。微信被冻结后的首要工作是解冻微信账号,用到的工具是装有微信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微信怎么才会被警察冻结
微信怎么才会被警察冻结
微信会被警察冻结的情形:公安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后,被处理人在行政处理决定的期限期满后不履行的,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公
其他
人浏览
可能是由于涉诉案件被保全了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微信被骗投诉可以冻结对方吗
微信被骗投诉可以冻结对方吗
微信被骗投诉可以冻结对方账户,微信官方会协助公安机关办理诈骗案件。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需要单位或者个人协助的,应当协助公
其他
人浏览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可以根据当地标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按照规定办理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请告知具体情况来为你分析计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