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雇孕妇的补偿标准和公司解雇孕妇的补偿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0-21 16:26: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公司解雇孕妇的补偿标准和公司解雇孕妇的补偿标准是什么?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478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怀孕女职工被解聘的补偿标准为依法支付员工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23-10-21 16:24:12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887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怀孕女职工被解聘的补偿标准为依法支付员工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23-10-21 16:24:1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5062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公司辞退怀孕员工补偿标准是: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相当于两倍的经济补偿金。
2.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的工资。
3.工资和加班工资(如有拖欠)应一并发放。法律依据:
2023-10-21 16:26:0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法律规定员工被单位开除有补偿金吗
法律规定员工被单位开除有补偿金吗
法律规定员工被单位开除有补偿金。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后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补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支付两倍补
经济补偿金
人浏览
法律分析:怀孕职工辞退补偿标准为,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双倍赔偿,在单位工作满一年支付两个月的工作作为经济补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辞掉员工的补偿金怎么算的
公司辞掉员工的补偿金怎么算的
如果是公司无故辞退员工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按照每做满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
劳动法
人浏览
企业裁员时要注意什么
企业裁员时要注意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司在经营不善面临破产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裁员避免破产的结局。那么企业裁员时要注意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公司法
人浏览
解聘后偿补金怎么给
解聘后偿补金怎么给
解聘后偿补金怎么给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目前越来越多的员工是以和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方式“跳槽”的。那么,在这过程中,哪些人可以拿经济补偿金?如果拿的
解雇裁员
人浏览
怀孕女职工被解聘的补偿标准为依法支付员工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裁员程序
单位裁员程序
单位在经济严重困难的时候,确实需要裁减人员的时候,需要按照法定的流程来。那么法定单位裁员程序是怎样的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用人单位确
劳动法
人浏览
怀孕女职工被解聘的补偿标准为依法支付员工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你在公司上班年限以及工资确定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裁员孕妇的,应当按照其在本公司的工作年限来赔,每满一年就赔偿其二个月的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赔偿二个月的工资;不满半年的,则赔偿一个月的工资。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辞退孕妇的补偿标准是:除过失性辞退外,用人单位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后没有补助。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金,不是低保老人丧葬费补贴金,按规定没有。农村低保户被纳入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些扶贫政策
劳动法
人浏览
辞退孕妇的赔偿标准如下:1、劳动者因劳动者过错被辞退的,用人单位无需赔偿;2、劳动者因其他原因被辞退的,属于违法辞退,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赔偿标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不可以再劳务分包。劳务分包是施工行业中的普遍做法,法律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但是禁止将承揽到的分包作业再分包给其他的公司,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分包行
劳动法
人浏览
单位违法辞退孕妇的赔偿标准是孕妇在单位的工龄每届满一年,向其支付二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二个月的工资来支付赔偿;如果不满六个月的,则赔偿半月的工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根据数额和具体情节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通常不需要资质。清包工是指业主自行购买所有材料寻找装修公司、装修队伍或者劳务公司、工程服务公司施工的工程承包方式。业主无需具备资质,装修公司、装修队伍
劳动法
人浏览
签订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合同的主体由特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构成;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国营企业招收职工,必须是在国家下达的劳动用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的养老保险基数范围在3613元-26541元之间,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5360元到29732元之间,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4713元到2
劳动法
人浏览
可以先向评委会提出异议,也可以直接向主管该评委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如果投诉处理结果你不服,可以到人民法院申请诉讼解决。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技工学校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性职工的社保若到了退休年龄没有缴纳够10年的,可以在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一次性补缴的手续。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
劳动法
人浏览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还是可以减免的,但是需要企业主动申请减免,有关部门是不会主动对其进行减免的。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劳动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