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伤残鉴定,一般什么时候可以做?

更新时间:2023-09-28 09:58:04人浏览
问题描述:
车祸伤残鉴定,一般什么时候可以做?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035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车祸伤残鉴定是由当事人提出申请,交通管理部门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在三十日内可以知道结果,最长不会超过六十日。
交通事故责任鉴定流程是什么
1、当事人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2、司法鉴定机构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
3、审核通过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法律依据:《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4、通知时间做鉴定;
5、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书。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法律法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对精神疾病的鉴定,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2023-09-28 09:55:57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404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一、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一般是什么时候做
1、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一般是治疗终结后三到六个月进行鉴定。交通事故受伤后,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目前各地法院做法不一,一般在治疗终结后三到六个月申请鉴定。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五十六条
当事人对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有异议,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的,应当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申请,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原办案单位应当重新委托检验、鉴定。检验报告、鉴定意见不具有本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一款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由原办案单位作出不准予重新检验、鉴定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三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同一交通事故的同一检验、鉴定事项,重新检验、鉴定以一次为限。
二、交警处理交通事故程序是怎样的
1、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4、裁决处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之日起五日内,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调解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交警可以依法调解。
2023-09-28 09:56:07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7340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交通事故伤情鉴定一般在30天内出结果。根据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限可以延长,延长时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注意事项如下:
1、鉴定伤残等级需要委托有资质的专门机构;
2、鉴定时需携带医院的诊断证明;
3、在鉴定机构需要时,需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进行鉴定时,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及户籍证明;
5、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五十二条
尸体检验不得在公众场合进行。为了确定死因需要解剖尸体的,应当征得死者家属同意。死者家属不同意解剖尸体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由其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签名。
死者家属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或者拒绝签名的,交通警察应当在解剖尸体通知
2023-09-28 09:58:0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交通事故人身伤害鉴定费用要多少
交通事故人身伤害鉴定费用要多少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是需要专业的鉴定机构对伤者伤残的鉴定,该鉴定结果是赔偿的依据。那么交通事故人身伤害鉴定费用要多少?相信大家也想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带着这些
人身伤害鉴定
人浏览
你好,一般要治疗终结去做鉴定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申请方法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申请方法
交通事故伤残指因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所致的人体残疾。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
人浏览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GB 18667-2002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GB 18667-2002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阅读选项:自动滚屏[左键停止]作者:来源:阅读:183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原则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人浏览
一、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一般是什么时候做1、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一般是治疗终结后三到六个月进行鉴定。交通事故受伤后,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一般是什么时候做1、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一般是治疗终结后三到六个月进行鉴定。交通事故受伤后,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申请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期限:从医院证明开具日期的第二天起,15日以内伤者应提出伤残评定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事故后做伤残鉴定需要准备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员签字的伤残鉴定申请书直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要根据你具体伤情而定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动物咬了是谁负责
被动物咬了是谁负责
被动物咬了一般应当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负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其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损害赔偿
人浏览
交通事故通常情况下在治疗终结后做伤残鉴定最好。当事人向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提出伤残鉴定申请,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后三十日内作出伤残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诉讼脑震荡赔偿范围有哪一些
民事诉讼脑震荡赔偿范围有哪一些
因遭受人身损害导致脑震荡的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进行赔偿的范围包括有: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治疗费用;造成精神损害的,还可以要求责任人
损害赔偿
人浏览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要在伤情稳定之后去做鉴定,可以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做完后注意保存证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造成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应这样计算赔偿:死亡赔偿金等一般是用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二十。如果受害人是六十岁以上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被人打成轻伤了可以要求民事赔偿吗
《民法典》被人打成轻伤了可以要求民事赔偿吗
被人打成轻伤了可以要求民事赔偿。侵权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损害赔偿
人浏览
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是6个月,超过6个月就不能起诉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规定同等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怎么赔
《民法典》规定同等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怎么赔
同等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方式为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以及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
损害赔偿
人浏览
法律分析:不是每个红绿灯路口都有闯红灯拍照,一些小路口和施工路段的临时红绿灯就没有,但主要路口还是有闯红灯拍照。但是不能因为没有闯红灯拍照就违法,也要遵纪守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事故理赔费用怎么处理
事故理赔费用怎么处理
事故理赔费用应当首先由当事人所购买的保险的保险公司进行承担,保险赔偿额不足以承担的,再由当事人自身的财产承担。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保险公
损害赔偿
人浏览
法律分析:被车撞了没有钱付医药费应当由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和道路交通事故救济基金先行垫付。当抢救费用超过相关法规中规定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时,可以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污蔑罪怎么赔偿
污蔑罪怎么赔偿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污蔑罪,只有诽谤罪。赔偿的数额与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侵权人的获利情况等因素相关。因诽谤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
损害赔偿
人浏览